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当前位置:党群工作 > 企业党建

以“五方”聚“五力”,擦亮高质量融合共建新底色

来源:北京电气化公司 作者:李向奥 时间:2023年03月17日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北京电气化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国中铁股份公司和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党委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融合共建”目标,立足实际、创新机制,以“五方”聚“五力”,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深度融合。

  一、坚持政治立企“明方向”,提升融合共建推动力

  北京电气化公司党委坚持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以更高站位和视野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在学上下真功、在悟上见实效。进一步健全完善“第一议题”机制,高标准高质量做好了二十大精神学习宣贯,下发《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工作方案》,明确“九个一”行动举措,持续推进“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中层干部业务集中学习+全员学习教育”,确保“五个全覆盖”;常态长效开展学习活动,创办“政策解读”学习专栏,邀请中共中央党校等专家教授开展集中宣讲,分层分类进行“深度融合、互学互进、提质增效”大讨论,定期组织“知识答题”“会前分享”等特色学习活动,以理论上的清醒始终确保政治上的坚定。

  二、落实制度管企“全方位”,深化融合共建执行力

  为进一步突显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双融双促新成效,公司党委全面对标企业管理全流程,全面贯彻“党建必入公司章程”要求,切实做到“分化三个层面、落实三个第一”,即:在企业管理层面,把政治建设作为第一要务,以建设领航型、把关型、规范型、廉洁型、聚能型党委为指引,结合实际印发北京电气化公司“五型党委”实施方案,创新提出强化“五项保障”,提升“五种力量”的“双五”举措,为实现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奠定基础;在项目执行层面,把效益提升作为第一追求,坚持“一切工作到项目”,将项目党组织重点工作与项目建设管理全过程进行深度融合,深化完善项目“三重一大”、党政会签、大商务管理体系等决策管理机制,项目管控能力实现进一步提升;在建强支部层面,把规范标准作为第一准则,严格推行“1+4+N”标准化台账管理,使用率已达100%,并全面开展党组织委员联点抓点,党群部门派驻指导,“五星级”党支部结对互助等方式,切实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质量,4个基层党组织被评为“五星党支部”。

  三、实施人才强企“硬方略”,集聚融合共建内驱力

  北京电气化公司党委秉承“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以提高“七种能力”为重点,全面夯实高质量融合共建人才根基。深入开展中层干部培训、岗位交流、技术比武、青年大讲堂等系列人才培养主题活动,不断创新思路搭载体、建平台,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积极构建“选、用、育、考、留、退”六字人才培养机制,锻造“好”干部队伍,制定《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实施细则》,完成了优秀年轻干部的系统评价与公司三四级年轻干部人才库动态管理工作,43名30岁以下优秀大学生纳入公司四级干部人才库;践行“赛马不相马”竞争择优机制,积极用好“三项制度”改革成果,开展中层干部公开招聘,研究制定督察督办、岗位责任查究和业绩考核等管理制度,推行全员绩效考核,鼓励员工在“赛马”中展现实力、做出业绩、实现价值。

  四、抓好品牌兴企“新方式”,赋能融合共建强活力

  公司党委大力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向同行、双赢双促新路径,在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电化红雁”党建品牌引领下,公司党委在广西贵南高铁项目率先举办“电化红雁”党建子品牌“电化先锋”创建暨精品工程·智慧贵南启动会,并起草下发《“电化红雁”党建子品牌“电化先锋”创建方案》,通过叫响一个品牌、立足三个维度、发挥三大作用、推进四个阶段、实现一个目标,全方位突出各单位党组织在市场开发、管理提升、改革发展、创新创效、急难险重、服务保障“六大领域”的“先锋”力量,进一步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与先锋模范作,形成的《创建新时代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品牌》经验材料在《国企党建》刊发,并在中铁电气化局集团进行交流。

  五、深化廉政固企“严方案”,筑牢融合共建保障力

  充分发挥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会、党委纪委沟通会商会议、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工作例会,对重大、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部署,制定了强化政治监督等6个方面54条重点督办事项清单,进一步推进纪检、巡察、审计涵盖各方力量的“大监督”格局;持续推动廉政教育常态化,印发《北京电气化公司工程项目廉洁文化示范点创建方案》,对开展廉洁教育活动、提升基础管理能力、建立廉洁文化长廊等“三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明确了示范点创建思路、创建目标,立足“三个重点、八个落实、N种形式”推进思路,以“牌、课、宣、签、设”等活动为抓手和载体,持续将活动成效转化为助推项目规范管理的“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