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技引领 诠释使命担当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智慧交通技术分公司 青年研发团队纪实
在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智慧交通技术分公司中,活跃着一支朝气蓬勃、技术精湛,平均年龄30岁的优秀青年研发团队。他们是公司科技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科技赋能、技术引领的重任。这支队伍聚焦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重大需求,围绕行业客户创新发展的焦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攻关和创新实践,有效推动了铁路行业信息通信技术的持续发展。
打开新疆铁路一双“慧眼”,领略久违的风中“模样”
智慧交通公司参与了乌鲁木齐铁路局科研所组织的大风监测设备接入既有平台测试,戈壁腊月风夜吼,随风满地石乱走。零下30℃的无人区内,一眼望去只有戈壁滩和通信基站,装满了团队奔走排查的脚步、测试记录的表单和激烈讨论的声音。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和成效,获得了业主方的高度认可。
今年二月,新疆遭遇特强寒潮,铁路线路设备急需专业技术保障。智慧交通公司领导闻讯而动,派出“技术尖兵”青年研发团队,第一时间转战乌鲁木齐开展险情分析与技术评估,在冰天雪地的现场开启了一次信息保卫战。
2024年的春天,团队成员依然每日坚守在新疆铁路沿线,历经暴雪、暴雨、沙尘暴及十级以上大风的严酷考验。在偏远的机房中,团队成员将自主研发的数据采集设备通上电源、导入数据,认真梳理每一条信号线路接续,仔细排查每一行代码。当超声波传感器架设在铁塔上,信号灯亮起时,当监测数据一行行的正常传输过来时,宣告了这场战役取得了实质性胜利。
团队历经近半年时间,成功研制出基于嵌入式微控制器平台的大风监测系统现场监测设备ZTDH-FZ-700,在乌鲁木齐铁路局首次实现了数据入库率不低于99%、数据完整性100%的技术效果,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新疆铁路安全运营的大风监测关键技术问题,并且在将淖铁路全线完成了成果转化应用,解决了新疆铁路安全运营的有关大风监测的非机械式传感器替代机械式传感器,以及后期数据融合等智能化应用储备拓展等关键技术问题。
接触轨融冰系统,为轨道增添科技的温度
青年研发团队聚焦城市轨道交通接触轨融冰技术,加强“学科—任务—平台”整合,采取有机融合、高效协同的方式集聚创新资源和科研力量,开展需求导向的科技攻关。最终,经过团队不懈的努力,在北京地铁十五号线孙河到国展区间温榆河大桥段成功试用了城市轨道交通接触轨融冰加热系统,解决了北京地铁冬天接触轨结冰导致车辆无法取电的难题,成为这一问题成功解决的示范性标杆。
自接手项目,团队即从加热理论着手,查阅资料、仿真计算、模拟低温环境验证,不断优化加热效果,创新设计由加热元件、导热材料、固定卡具组成的加热仓,提出非接触加热融冰新方法,确保轨道交通带电设备安全运行。在-10℃环境下,将轨面温度升至5℃,首次实现伴热带非接触式加热,突破融冰技术新思路。
永葆匠心品质,驱动科技创新发展
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智慧交通公司的青年研发团队将以研发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发展方向,为科技创新业务板块提供关键技术、共性平台和知识服务,志在做智慧城市建造与运维综合系统的方案领军者,继续用实际行动发扬“促创干、争一流”的电气化传统,用科研成果证明厚积薄发的科技创新能力,用理想信念诠释新时代青年的忠诚使命与责任担当,为不断打造行业领先的科技创新企业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