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子分公司动态

匠心筑就地下通途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铁路工程公司南京地铁6号线项目建设纪实

来源:铁路工程公司 作者:丁玲 王维维 张浩楠 时间:2025年04月18日 浏览次数: 【字体:

  四月的金陵,梧桐新绿摇曳,秦淮河碧波荡漾。在这座承载六朝兴衰、十朝风华的历史名城里,南京地铁6号线施工现场一派忙碌景象。4月10日,安装设备的工人精心操控通风空调机组、环控电控柜及给排水系统,仔细校准每个管路阀门接口;装饰装修的团队则有序推进墙面烤瓷铝板、天花吊顶及地面石材的铺设,确保每项细节均达标。中铁电气化局集团铁路工程公司建设者用智慧与汗水推进工程建设,为城市发展添砖加瓦,助力这项关乎未来的宏大工程稳步前行。

南京地铁6号线线路图

  南京地铁6号线全长32.365公里,南起南京南站,途经南部新城、紫金山、黑墨营、燕子矶和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止于栖霞山,共设车站19座。中铁电气化局集团铁路工程公司负责应天东街站(不含)、中和桥站、光华门站、明故宫站、富贵山站,共4站4区间的安装装修施工任务。

  严管精致立标杆  决胜收官显担当

  “要干,就必须干出精品工程!”2023年9月项目启动会上,中铁电气化局集团铁路工程公司南京地铁6号线项目经理张忠华的话语铿锵有力,如洪钟般在会议室回响。自进场施工那一刻起,建设团队便以“铸造精品工程”为崇高使命,迅速构建起全方位、精细化的管理体系,将施工生产、安全质量、生态环保等工作纳入统一战略布局,毅然决然地开启了这场地下工程的攻坚战。

  在安全质量管控上,项目部以铁腕手段严格推行样板引路、首件验收、三检制等管理制度。技术负责人刘迎文在首件工程验收时反复强调,首件质量是后续所有工序的质量标准,容不得丝毫马虎。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让“一格一长多员”模式覆盖整个施工现场,现场管理人员对此深有感触,责任明确到个人后,大家的安全意识显著提高。这些扎实有效的举措,如同铜墙铁壁般为工程筑牢了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有力地推动了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水平迈向新高。

南京地铁6号线富贵山站消防水管安装

  2025年是南京地铁6号线收官之年,目前工程已经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3月26日,南京地铁6号线项目召开“紧盯目标任务 全力冲刺攻坚”动员会,围绕剩余工程节点目标展开部署,这一会议的召开,标志着项目正式全面进入冲刺阶段。施工现场切割石材的尖锐声响与敲打金属的铿锵声此起彼伏,焊花与安全帽上的灯光交相辉映,建设者们步履匆匆,对讲机里不断传来指令与反馈,整个工地仿佛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紧张氛围扑面而来。

  面对工程中的“卡点”“堵点”,项目部会议室常常彻夜灯火通明,技术骨干们围坐在铺满图纸的会议桌前,红着眼眶反复推演施工方案,投影幕布上不断闪烁着数据与模型。针对明故宫站装饰进度滞后的问题,张忠华在进度协调会上果断决策,迅速调配装饰班组,增加夜间施工力量。项目团队紧扣业主设定的工期目标,深入调研,细致分析,精心策划施工组织方案,将剩余工程任务细化到每日、每岗,确保责任到人。建设者们士气高昂,不舍昼夜地奋战在幽深的地下空间,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力冲刺,使命必达”的誓言,誓为城市交通建设贡献一份完美答卷。

  勇破难关铸精品  创新赋能展匠心

  多专业协同作业是施工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标段内设备安装、装饰装修等专业需紧密配合,同时还要与通信、信号、自动售检票等多个外部专业实现无缝衔接,各专业施工工序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体进度。面对专业间施工时间的冲突等棘手难题,项目部勇于创新,构建起一套高效运转的跨专业沟通协调新机制。通过定期组织多方联席会议,以及搭建实时沟通群,各专业充分沟通,明确责任分工,打破了专业壁垒,保障了工程的顺利推进,使施工过程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地铁车站机电设备安装受专业繁多、空间局促的限制,再加上土建结构梁、伸缩缝等因素的影响,施工难度极大,管线交叉碰撞问题频发。面对这一困境,建设团队充分发挥BIM技术优势,在施工前对综合管线进行深化排版。在BIM技术的精准的辅助之下,技术人员得以细致入微的调整管线布局,确保各类管线排布有序、错落有致,互不干扰,既保证了功能的完善性,又有效规避了返工作业,进一步彰显了建设团队卓越的技术实力。

南京地铁6号线明故宫站效果图

  在天花吊顶及墙面饰面板施工中,项目部深入挖掘明故宫的历史文化元素,进行二次深化设计,致力于打造独特的装饰风格。施工过程中,从材料进场检验到安装调整,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施工人员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小心翼翼地调整饰面板,力求达到毫米级的完美。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天花吊顶与墙面饰面板线条流畅、图案对称,成为地铁车站内的艺术瑰宝,彰显出项目的高品质与独特魅力。

  文化地标耀金陵  地下动脉换新貌

  “明故宫站不仅是交通枢纽,更要成为展现南京历史文化的窗口!”在明故宫站施工动员会上,张忠华的话语饱含期待。作为南京地铁6号线的重点站与2号线的换乘站,明故宫地铁站承载着古都南京深厚的历史底蕴,是展现大明王朝辉煌历史的重要文化地标。

  然而,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分为南基坑和北基坑,北基坑长28.3米、宽71.15米,南基坑长56米、宽42.3米,负一层到负四层互不相通,负五层南北基坑互通形成岛式站台,给施工带来了巨大挑战。技术团队经过研讨会上的深入讨论与反复斟酌,一致认定需制定详尽无遗的施工方案,以确保各层施工的有序进行。项目部迅速成立专项攻坚小组,建立完善的施工协调机制,加强各专业工种的沟通配合。同时,制定详细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将施工任务细化到每个阶段、每个部位,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优化施工方案,以确保所有关键节点任务均能如期高质量完成。

  南京地铁6号线预计在今年年内通车,这条贯穿南北的地下交通动脉将彻底重塑城市交通格局。它如同一条充满活力的生命线,串联起城市的多个重要区域,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大幅缩短市民出行时间,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同时,地铁的开通还将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促进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城市整体交通运行效率,为南京的城市发展注入全新活力,助力古都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铁路工程公司南京地铁6号线建设者以匠心为镐、智慧作灯,在金陵地下凿刻通途。这条串联古今的地铁动脉,既是城市跃动的新脉搏,也是建设者们精心镌刻的历史丰碑,照亮地下工程的探索之路,永续传承基建强国的辉煌篇章。